资讯中心

【技术】凹印中出现的工艺故障问题分析及解决
发布者:admin
一、凹印中的工艺故障表现方面
1


印前领域商品规划不完备;印刷物构成不良;设计不完全;制版不良;印刷材料不良等等。


印刷领域:印刷效果不良;色相不符:尺寸不准;印刷适应性不良;印刷条件不良;印刷精密度不准;印刷机装备不完全;印刷机操作不良;印刷车间环境不良等等。


印后加工领域:分层叠片不良;制袋的适应性不好;充填适应性不好;后加工性能不良(沸煮、蒸汽杀菌);耐光性能小好;保存适应性能不良;流通性能小良:方便性能不良等等。


二、凹印中常见的故障实例
2


版污,也称非图纹部分现象,是指漏过刮刀的油墨向印刷用纸转移的现象,是凹版印刷中特有的一种故障。


版污的产生原因:


1、印刷速度快;

2、印刷油墨粘度硬;

3、稀释剂用量少;

4、大量使用2号(标准)、3号(干燥慢)干燥剂以外的溶剂;

5、油墨的干燥性缓慢;

6、刮刀呈波浪状态,刀刃探出过多,刮刀压力过大,刮刀角度不准;

7、版辊周围太细。


解决办法:


1、降低印刷的速度,降低油墨的粘度,以缩小剪断应力:

2、加大稀释剂树脂量,以提高润滑性;

3、中止特速干燥、缓慢干燥溶剂的使用,力图提高再溶解性;

4、改善干燥性能。


上述解决办法中,第一种是最为有效的策略。除此之外,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事项:

1、版辊周长要小;

2、刮刀的给定、研磨角度等的准确性;

3、过大施加于刮刀的力。


总之,一种因素不可能导致故障的发生,要考虑到多方面的综合因素,总结全面的对策。静电故障,这是在大多数印刷故障中最难以阐述清楚的现象,特别是最近多种印刷用纸的出现以及印刷追求高速化,更易出现这种现象。静电主要有摩擦带电、流动带电、喷出带电、剥离带电、粉碎带电以及搅拌带电和混合带电,其中和印刷关系最大的是摩擦带电、流动带电和剥离带电。与其他工种相比,印刷可以说是非常容易产生静电的工种。今后对静电障碍的对策研究,将成为重要的管理项目。


静电的产生原因:


1、空气和膜的摩擦;

2、膜和导向液、压辊的摩擦、剥离;

3、膜的种类不同,带电性有差异;

4、因油墨的类型不一样,带电性有差异;

5、环境状况不同,带电性有差异;

6、机器的除电(地线)状态不一样所以有差异;

7、印刷速度带电性的差异。


解决方法:


1、压辊向印刷用纸运转状态的角度为钝角,以降低剥离带电;

2、控制湿度,避免50%以卜的环境湿度,应控制在65%以上湿度,以降低流动带电;

3、检查机械的去除静电状态,以降低摩擦带电;

4、降低印刷速度,以降低剥离、流动摩擦带电。


静电故障中最为普遍发生的现象有“胡须”、“溅墨”和“云纹”,有必要注意各种现象的处理对策。


1、胡须


现象:印刷物的黑体字、字框、实地印刷部分的锐角位置有胡须状的油墨飞舞。

对策:一般提高油墨黏度,降低印刷速度就可以就解决问题。现在静电防止剂的添加没有改善结果,可以考虑一下印刷膜的差别影响。


2、溅墨


现象:距离图案几厘米的位置,有纤维状的油墨飞舞发生。

对策:降低油墨黏度,使用快速、慢速溶剂的混合溶剂有效。


3、云纹


现象:在实地印刷部分有不明显的雾状或圆形出现,特别是使用有甲苯的油墨容易发生此现象。

对策:这与油墨的黏度、印刷速度没有太大的关系,添加静电防止剂和少量酒精特别有效。


刮刀,可以说,凹版印刷中有70%以上的故障是在刮刀与版辊之间发生的。


刮刀故障产生原因:


1、刮刀线


现象:在印刷物、非画线部分出现无关的长线。

原因:刮刀和版辊之间有夹杂异物的纹状污线产生,或者刮刀研磨不良、损坏。细的浓线:有坚硬的夹杂物,造成刀刃损坏:粗的浓线:有柔软的夹杂物,双重纹在图案中央部分呈现。

解决方法:油墨使用前后要过滤;刮刀要再研磨或者一更换;循环泵使用过程中要过滤。


2、刮刀粉尘


现象:实地部分、粗体字的末尾部分,有丝状的污线产生。

原因:刮刀内侧有柔软的异物堆积,在图案尾部由于刮刀的转移,异物遗漏下来,产生污线。

解决方法:去除杂物:油墨过滤以及对刮刀内侧进行清扫;降低油墨黏度;要装刮刀时,应该注意刮刀探出长度,避免刮刀上得太硬或太软。


3、无规画痕


现象:在印刷物的图案、非画线部分,随机产生1-2cm高的污线。

原因:细小柔软的夹杂物,从刮刀和版辊间裂口中流出后产生污状。

解决方法:油墨的过滤;环境重新清理;印刷前版辊幅宽须重新设定。

刮刀故障中,夹杂物混入的现象最为普遍,彻底过滤油墨(150一200网眼)可以防止印刷室内尘土混入。随时注意印刷室内环境卫生的清扫也是一个重要环节。